欢迎您来到陕西辰鑫钛业有限公司官网!
  • 手机站

  • 微信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17391218989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钛工业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4-06-24 09:50:37      点击次数:29

国外发展历程

1940年卢森堡科学家W.J.Kroll用镁还原TiCl4制得了纯钛。从此,镁还原法(又称为克劳尔法)和钠还原法(又称为亨特法)成为生产海绵钛的工业方法。美国在1948年用镁还原法制出2吨海绵钛,从此开始了钛的工业化生产。

1947年,人们才开始在工厂里冶炼钛。当年,产量只有2吨。1955年产量激增到2万吨。1972年,年产量达到了20万吨。钛的屈服强度比钢铁要高,而它的重量几乎只有同体积的钢铁的一半,钛虽然稍稍比铝重一点,它的屈服强度却比铝大2倍。钛的比强度高于铝和钢,比模量与铝、钢十分接近。在宇宙火箭和导弹中,就大量用钛代替钢铁。由于钛非常结实,能承受很高的压力,所以人们开始用钛来制造潜艇——钛潜艇。这种潜艇可以在深达4500米的深海中航行。

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用于宇宙航行的钛,已达一千吨以上。极细的钛粉,还是火箭的好燃料,所以钛被誉为宇宙金属,空间金属。

国内发展历程

中国钛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期

  • 即20世纪50年代的开创期
  • 60-70年代的建设期
  • 80-90年代的初步发展期

中国钛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开始进行海绵钛制备工艺研究,1956年中国把钛当作战略金属列入了12年发展规划,1958年在抚顺铝厂实现了海绵钛工业试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绵钛生产车间,同时在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钛板带加工材生产试验车间。宝鸡钛材加工装备、技术水平及生产能力均居全国第一,生产能力占全中国的60%左右,市场份额占中国国内钛加工材市场85%,占世界产量的22%,承担着中国90%以上高端钛材产品的生产任务,号称中国钛谷。

20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的统一规划下,先后建设了以遵义钛厂为代表的10余家海绵钛生产单位;在1967年在洛阳铜加工厂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钛管棒加工材生产试验车间和第二条钛板带材生产试验车间,并为主承担了当时国内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及航空用钛材的试制开发任务,直到1972年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建成投产后,洛阳铜加工将工艺资料移交北京有色研究总院,按照冶金部的专业划分,不再承担钛材料的开发试制工作;以北京有色研究总院、沈阳铝镁院、抚顺铝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洛阳铜加工厂等单位为主,援建了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和宝鸡贵金属所,从此按照行业划分,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和宝鸡贵金属所为主,承担了国内大部分钛加工材料的生产开发试制工作。同时中国也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日本之后的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

1980年前后,中国海绵钛产量达到2800吨,然而由于当时大多数人对钛金属认识不足,钛材的高价格也限制了钛的应用,钛加工材的产量仅200吨左右,中国钛工业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由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倡导,朱镕基和袁宝华同志支持,于1982年7月成立了跨部委的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专门协调钛工业的发展事宜,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销两旺、钛工业快速平稳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的产量继续惯性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国内14家海绵钛生产企业2011年总产量为64952t,同比增加了12.4%。根据30家企业的统计,2011年中国共生产钛加工材50962t,同比增长33.0%。

2014年9月,中国第一炉“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已在浙江省余姚市成功研发投产,一举打破了中国国外的垄断。低氧超高纯钛主要应用在半导体用溅射靶材、航空航天、海洋石油等核心工业领域,战略意义重大。作为高端战略性金属材料,美日政府严格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中国在超高纯钛领域经常要看美日的“脸色”。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0吨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项目"的投产,填补了中国高端钛材的技术空白,意味着中国已具备低氧超高纯钛的自主生产能力,实现了这一战略金属的独立自给,彻底摆脱了对国外的依赖。垄断打破后,直接受益的就是航空航天领域。

衡量一个国家钛工业规模有两个重要指标:海绵钛产量钛材产量,其中海绵钛产量反映原料生产能力,钛材产量反映的是深加工能力。钛工业已形成中国、美国、独联体、日本和欧洲五大生产和消费主体。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钛合金如何在飞机上展翅翱翔
下一条:钛产业链与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结合

返回列表

2023版权所有 ©陕西辰鑫钛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9420号-1
设计制作:云鼎大数据